薄层紫色土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示范与推广
作者:盐亭站      更新时间:2015-4-14 03:00:43
          

   调查统计表明,约73%的紫色土坡耕地土层厚度为20-60cm。土层越薄,土壤水肥保障能力越差,生产力愈低,因此,土层厚度是紫色土生产力的基本限制条件。近年来,通过“中低产田土改造”、“金土地”等工程的实施,特别是经过坡改梯、蓄排灌坡面水系改造等,川中丘陵区土层厚度和抗旱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实施范围有限,且经过上述工程改土后将底层紫色岩耕翻至表土,造成改土后土壤粗骨化和养分贫瘠化的问题更为突出,导致产量下降。因此,紫色土坡耕地肥力退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

      薄层紫色土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和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之“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整治和农林结构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依托盐亭站的长期试验场地、观测设施和分析测试设备等综合科技条件以及西南大学的长期肥力重建试验站,针对紫色土土层浅薄,有机质缺乏,土壤结构松散,抗蚀力弱,坡耕地“蚀”、“薄”、“旱”、“瘦”的退化问题,集成研发以土层增厚、有机质提高、平衡施肥、无机-有机配合施肥和生土熟化为核心的坡耕地整治和紫色土肥力保育技术体系,开展示范与推广。实现紫色土生土熟化和肥力重建。 

    薄层紫色土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适用于长江上游薄层及生产力低下的紫色土分布区域。在课题实施及推广应用的基础上,2014年计划继续与四川省农牧厅合作,选择问题突出的县市,结合各县市具体情况,细化改进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此项专题服务是针对当地民生需求的政府农业局、涉及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等。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京ICP备05002838号-52
本网站支持Firefox30、IE8以上浏览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