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又发现五种微生物新种
作者:鼎湖山站      更新时间:2017-1-03 10:34:15
          

2016年6-8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邱礼鸿教授等多次赴鼎湖山保护区开展微生物调查研究并采集标本,得到我区人员的大力协助,他们向管理局提交了研究成果副本,并就在鼎湖山建立中山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实习基地的事宜与副局长欧阳学军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在对鼎湖山为期一年的微生物调查研究中,先后发现了五种微生物新种,分别是鼎湖山土杆菌(Edaphobacter dinghuensis sp. nov.)、林土鼎湖杆菌(Dinghuibacter silviterrae gen. nov. sp. nov)、鼎湖酸球菌(Acidipila dinghuensis sp. nov.)、鼎湖噬几丁质菌(Chitinophaga dinghuensis sp. nov.)和鼎湖山水乳菇(Lactifluus dinghuensis sp. nov.)。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和2016年的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和Nova Hedwigia上。未来拟出版《鼎湖山大型真菌图鉴》。

鼎湖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度高。在1133公顷的范围内,分布有高等植物2356种,约占广东省已知高等植物种数的三分之一;大型真菌836种,占广东省已知大型真菌种数的一半以上;动物中,兽类41种,约占广东省兽类的三分之一;鸟类232种,两栖类23种,爬行类54中,均约占广东省相应种类的一半。资料显示,在鼎湖山发现的新物种数量达180种。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在除植物、动物和大型真菌以外的生物研究比较少。微生物虽然肉眼难以看到,然而,它们却无处不在,并时时刻刻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命的演化等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鼎湖山的森林已经被保护了400多年,为生物与环境间的自然协同演化提供了相对较多的时间。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隐藏”在其中的微生物必将露出其真实的“面目”。

中山大学的这些研究成果暗示,鼎湖山保护区极有可能是未来微生物研究的一个富“矿”区。未来微生物的研究必将赋予鼎湖山更崭新的意义。


    此外,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2016年对鼎湖山大型真菌共有4人次开展2次调查工作,采集野生大型真菌标本84份。结果发现,鼎湖山有着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在众多的标本中,多孔菌科占55.4%,当中不乏具有药用价值的血红栓菌等30多种真菌种类,部份种类尚未鉴定,可能还有新种。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京ICP备05002838号-52
本网站支持Firefox30、IE8以上浏览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