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山脉,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集聚地,也是河西走廊水资源供给区。森林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深入了解森林群落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相关团队开展了祁连山北坡亚高山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响应、青海云杉物候表型空间分异及其内在机制、高山树线形成的生理学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比分析了2002年和2017年亚高山灌木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发现祁连山气候变暖改变了优势灌木群落的物候格局,表现在低海拔区耐阴喜湿草本物种增多,喜阳物种减少,高海拔则相反(Du et al., 2021, INT J BIOMETEOROL)(图1)。发现青海云杉表观物候期均随海拔升高而推迟0.57—1.36 d/100m,生长季开始前的热量积累及降水量、冻害发生频率是影响物候动态的关键因子(杜军,等, 2021,植物生态学报)(图2)。林线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决定着森林群落的变化。对北坡十余种优势木本植物的研究表明,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植物水分传导力和光合作用下降,这可能是影响高山树线的生理机制(Feng et al., 2022, FOREST ECOL MANAG)(图 3)。
相关成果分别以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lpine plant community in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The physiological constraints of alpine treeline in Qilian Mountains,以及“祁连山青海云杉物候表型的空间分异及其内在机制”为题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JCR二区)、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JCR一区Top)和《植物生态学报》(中文核心)。该研究获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QYZDJ-SSW-DQC040)资助,西北研究院副研究员杜军、博士研究生冯相艳、杜军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何志斌、赵文智研究员分别为通讯作者。
图1 亚高山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
图2 青海云杉物候期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图3 祁连山北坡木本植物水力导度沿海拔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