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实物资源分类
详细信息
样地概况
   样地代码:    HJASY02ABC_01
   样地名称:    环江站古周示范区植被恢复模式长期监测样地
   样地类型:    永久样地
   建立日期:    2016-01
   设计使用年限:    永久
   样地面积:    280000 平方米
   样地形状:    多边形
   可进行工作:    不同恢复模式生态系统要素和过程变化研究;
   样地代表性描述:    代表了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不同恢复模式的长期监测样地,选址位于中科院环江站古周生态移民示范区。
   样地性质:    生态站观测、研究、试验
自然条件
   所在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下南乡古周村
   经度:    107.9528 度
   纬度:    24.9167 度
   海拔高度:    375-440 米
   土壤类型:    土类:石灰土;亚类:棕色石灰土
   地形地貌:    峰丛洼地
   植被类型:    玉米、牧草、任豆人工林、撂荒草地、灌丛
   植物群落特征:    玉米_大豆、桂牧一号、任豆、五节芒、类芦、蔓生莠竹、菜豆树、红背山麻杆、构树
管理信息
   建立后管理措施:    农田种植玉米和大豆,玉米地农家肥的施用量约为15000 kg/hm2,尿素的施用量约为275~300 kg/hm2,此外还施用少量钙镁磷、过磷酸钙或氯化钾等化肥,施用量因农户而异。大豆地普遍施用草木灰和人粪尿,施用量约为3000 kg/hm2,玉米地在轮作大豆时也施用草木灰和人粪尿,施用量和大豆地相似。牧草地种植桂牧一号牧草,每年收割3-4次,施肥情况与玉米地相似,施用农家肥和化肥,但一般不施用草木灰和人粪尿,每年也不进行翻耕。任豆人工林为耕地退耕后种植的人工林地,不施肥。撂荒草地和灌丛为耕地撂荒后自然恢复形成的荒草地和灌草地。观测场为较为完整的峰丛洼地集水区,采用环江站指导,农户自主利用的管理方式, 不同恢复模式面积不一致,但同一模式均采用相对一致的恢复处理措施。
其他信息
   是否对外服务:    是
   备注:    
图片信息
   图片浏览     景观    布设图    工作照    其他   
       
资源提供者
环江站
实物资源:47310
数据资源:128
资源评分: 4.68
服务评分: 4.76
资源好评率: 89.5%
服务好评率: 94.1%
联系人:傅伟
联系电话:0731-84615220
Email:kelin@isa.ac.cn
暂无评价
评价信息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京ICP备05002838号-52
本网站支持Firefox30、IE8以上浏览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